工业软件是现代工业的“灵魂”,是制造业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的底层逻辑,是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和创新的隐形“国之重器”。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,工业软件不断迭代与更新的需求愈发迫切。而我国工业软件领域长期存在着工业知识积累不足、技术较为落后、研发人才缺失、产业生态欠佳的现实困境。为此,本刊策划组织了“工业软件与智造未来”专栏,知名编委宁振波研究员、马殿富教授担任执行主编。呈现的研究成果既有理论、方法探讨,也有技术、产业交流,又有行业应用和专业建设探索,颇具启示和借鉴意义。
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付修锋等撰写的“国产工业软件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与评估方法研究”基于工业软件资源共享技术,提出数据驱动的工业软件应用成效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,为推动国产工业软件成熟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。
国防科技大学戴未希等撰写的“面向国产工业级CFD 软件的并行性能测试分析”依托典型HPC平台,从计算、通信、访存等角度对FlowStar性能特征进行深入测试和分析,为后续FlowStar软件的并行计算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。
芯瑞微(上海)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郭茹等撰写的“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仿真软件开发”实现了一套面向先进制造研发场景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,该软件可提升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、计算机等核心技术产业的整体设计水平和制造效率。
本专栏由于篇幅有限,不能涵盖该领域的所有方面,希望通过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,为工业软件赋能智能制造提供借鉴与支撑。